大医厚德     博爱创新

衡水二院官方微信

二院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二院 > 二院文化 >

180个日夜,用“心”呵护高原的格桑花——记衡水二院援藏医生宋明晓

发布时间:2019-09-27      发布:管理员      阅读:


180个日夜,用“心”呵护高原的格桑花

——记衡水二院援藏医生宋明晓
 

                                        \
       国庆节前夕的一个夜晚,衡水二院麻醉科的宋明晓微信好友丹增卓嘎发来一条信息:“老师,近来可好?知道你还没睡,恰好手机里有你一张照片,发给你算国庆的礼物吧”。点击开来,是他举着国旗在班公湖上的照片。
       照片中的宋明晓脸膛黢黑,是在高原地区工作风吹日晒的缘故。从他的脸上,洋溢着援藏医生的热情和高举国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翻看这张照片,宋明晓思绪万千。他回复道“老朋友,我很好。医院的兄弟姐妹们可好?医院里有没有开展新的技术”……
       你一言我一句之间,勾起了宋明晓对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这方山水,对日土县人民医院和藏区农牧民深深的怀念和无限的眷恋。


援藏行医,成为心底最深刻的记忆

       2018年4月,宋明晓等第五批短期援藏人员共计27人第一次踏上西藏这片纯净的沃土。和所有援友一样,虽然提前几天就服用了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但大家还是出现了头晕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刚到阿里地区时,曾有人带了脉搏指氧仪,测血氧饱和度只有80%,在内地是呼吸衰竭的表现。过了大概一个月时间,我们才适应。”宋明晓说,“当天,他和另外的三名来自唐山、秦皇岛、廊坊的队友来到了日土县人民医院。”
       日土县位于阿里地区西北部,下辖四乡一镇,面积8.03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半农半牧的边境县,全县总人口约万余人。日土县人民医院有职工48人,卫生技术人员35名,病床30张,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一到医院,宋明晓等人立刻投入工作。由于县医院没有明确分专业,所以除了麻醉科主专业,他还要负责急诊科和其他科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由于语言不通,日常是援藏医生和藏族医生一同坐诊。遇到相对复杂的病人藏族医生给宋明晓充当翻译。由于设备缺失,他每次都认真询问患者病史,仔细查体,利用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辅助检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转诊率。
       宋明晓在很快熟悉和掌握医院的情况后,把自己完全融入到所在的工作岗位中去。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他逐项完善治疗、操作中的不足。在手术室规划、设备购置、器械摆放等方面,宋明晓运用自身所掌握知识的同时,将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操作流程等运用到受援医院手术室建设工作中。在他的带领下,县医院开展了首例小儿阑尾炎手术和多例成人阑尾炎手术。


服务藏区,我为我的职业自豪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困难。比如气候寒冷干燥,鼻子经常冒血;空气稀薄时常被憋醒;稍微一剧烈活动就跟跑了3000米一样喘憋;喝的水常常是烧不过80度;驻地总是停水断电……
       困难有,乐趣也并存。端午节,与两个孩子互通视频;国庆日,与藏族同胞共同联欢;每周一参加升国旗,目睹国旗缓缓升上雪域高原上空。亲情力量的鼓舞、藏汉一家亲的真情实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了他“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干劲,他发誓要将自己的专业技术留下来,提升本地医生的专业技能。
        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目标感召下,宋明晓坚持每天的日常查房。提出诊治方案外还多向当地医生讲解,拓展提高当地医生知识及临床工作能力。基本平均每周进行一次教学查房,安排了定期小课堂如“麻醉药物使用管理”“心肺复苏最新指南解读”等,向医院临床医生讲授常见疾病的诊治进展。
        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工作不像在内地,每次讲下来他都累得气喘吁吁。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在内心里提醒自己“下次悠着点”,但真的到了岗位上,他就又忙活开了。
       他在工作日志中写道:“与海拔比高度,与雪山比纯洁,与草原比辽阔,与风沙比坚韧。能来雪域高原,这是一种缘分,我定要将我所长全部教给这里的医生,服务藏区农牧民”。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半年援藏时间里,他抓住每一次诊疗的机会,口口相授,手手帮教,让身边的一大批医生都掌握了治病救人的技能。

 

援藏医生看过,我们就放心了

       宋明晓是第五批短期援藏工作组中年纪小的。但在日土县人民医院,一提起“援藏宋医生”,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会竖起大拇指,“实在肯干”“医术精湛”成了他的代名词。
       那天夜里11点,刚刚迷糊着睡着的宋明晓医生被骤然响起的电话铃声吵醒。原来,医院来了一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生命垂危。他和同伴一路小跑赶到医院。顾不上高原反应,立刻参与抢救,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让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并通过后期康复治疗痊愈出院。
       从那次事情之后,在援藏半年时间里,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等待医院危重急诊会诊召唤。期间,他参与了多例心脏骤停患者紧急抢救治疗行动。
       宋明晓出诊的时候,总是有藏族群众一大早赶几十公里的路专程来求医。尽管语言不通,但每一名藏族患者都对宋明晓报以最诚挚的谢意,看完病后,都会作揖以表达深深的谢意。
       “请援藏医生再帮我看看”“援藏医生看过,我就放心了”,这句话成为藏族同胞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这也是对一名援藏医生最大的肯定和褒奖。
       在乡镇上为农牧民义诊体检、为当地盛会——赛马会提供医疗保障、帮助完善了创建二级医院的资料。半年时间里,宋明晓连轴转,将自己的全部所学、全部所会和盘托出,奉献给了西藏人民。
       “最艰苦的地方才能绽放最美丽的雪莲,援藏工作不仅让我身体和生活环境经受了人生道路上最艰苦的考验,更让我学到了‘挑战极限,尽善尽美’的敬业精神。”宋明晓说,“无论我今后走到哪里,我都会继续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藏汉民族的团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援藏医生宋明晓,在平凡岗位上诠释着什么是最美。时时阳光,处处乐观,心底时刻充盈着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2019年9月转自《衡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