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8 发布:管理员 阅读:
智齿,是人类牙齿中的最后一组恒齿,通常在18岁左右才萌出。18岁通常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时期,古人将其看作“智慧到来”的象征,所以才有了智齿的命名。智齿通常位于牙弓最后方,上下左右共4颗。
作为一颗磨牙,智齿承担着磨碎食物的重任。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颌骨越来越小,牙齿的空间不够了,智齿只能和其他牙齿挤一挤。日复一日地挤,难免会出一些问题。
什么情况,考虑拔智齿
总的来说,大部分人长的智齿都是要拔除的。一般而言,能保留的智齿通常分为以下几类:位置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者;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龋坏;有对咬牙。
通常在智齿发生如下问题时,应该及时拔除:
龋齿。最常见的就是龋齿俗称蛀牙。这是由于智齿经常阻生或移位,常常导致食物嵌塞,不易清洁因而多发生龋齿。在引发神经痛、牙髓炎时,就需要及时拔除。
智齿冠周炎。这是由于下颌智齿,时常发生各种位置的异常,如近中前倾、水平阻生、垂直阻生、倒置、低位等,导致牙冠不能完全萌出,有牙龈覆盖在牙齿表面,在牙齿和牙龈间形成一个间隙,常常导致食物嵌塞在里面不易清洁,成为了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和细菌繁殖的温床,在牙龈受到创伤或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时,易发冠周炎。一旦炎症发生,需要及时拔除。
口腔黏膜病变。由于智齿的位置发生异常,牙齿的边缘或牙尖常常磨擦或咬坏颊黏膜,导致黏膜发生白斑、溃疡、糜烂,长此以往导致黏膜变性发炎,更严重者有可能诱发癌变。发现苗头,就应及时采取措施。
疾病、牙列不齐。智齿萌出的推动力常常是导致牙列拥挤的主要原因之一。
颞颌关节紊乱。由于智齿萌出位置异常,导致咬合关系错乱,影响颞颌关节正常运动,常发生颞颌关节弹响、疼痛,开闭口受限,甚或咀嚼肌肉疼痛,耳鸣等。
上下智齿没有配对。若内上颌的智齿长了出来,但是下方并没有与之抗衡的智齿进行对咬。这会出现智齿直接磕到同侧牙龈上的情况,反复咬到牙床子会严重影响咬合,牙龈发炎也会反复出现。
拔智齿最佳时期:13至30岁
一般来说,13至30岁是拔智齿的最佳时期。在30岁前拔智齿比较合适,40岁后再拔创伤会增大。很多人都是到了“不得不拔”时才拔智齿,甚至有的老人80多岁了才来拔,往往又因身体状况不适合而不能拔,那时因智齿引发的问题就很难彻底根除了,有时甚至会影响老人佩戴假牙,生活质量严重受损。若智齿已经连累周边牙齿坏掉,不得不两三颗牙一起拔掉,那时伤害就更大了。
原则上,一旦发现智齿发育不良,应尽早拔除。13岁至18岁期间,最好去医院给牙齿做一个“体检”,看看智齿发育情况,以便及早诊治。那时智齿根部还没有形成,尽早手术创伤小。
拔智齿,有哪些注意事项
智齿长得偏斜,不像普通的牙齿是可以预测位置的,比较容易拔出,并且拔出后的症状比较轻。而拔智齿的难度比较大,牙根也会变异,拔出后的伤口比较大。
如今,随着技术进步,现在特殊的拔牙器械及涡轮微动力切割的拔牙技术等取代了传统的锤击式拔牙法,也减少了锤击给患者带来的心理恐惧感。虽说拔智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但仍需要做好防范:
智齿发炎肿痛时,不能拔。很多人只有在智齿引起疼痛时,才想到去医院就诊。然而当你感到智齿周围的牙龈肿痛,甚至引起面部肿胀、张不开嘴时,说明正处于急性炎症状态。此时拔智齿,可能会引起炎症扩散,甚至有扩散到全身,引发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危险。一般情况下,智齿发炎引起肿痛时,不建议马上拔除,可以去口腔科就诊,进行局部冲洗上药,必要时全身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待炎症消除,不肿且不痛后,再将智齿拔除。
女性朋友应避开生理期,以及孕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如果有心脏病、高血压、血液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长期服用特殊药物等,一定要告诉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拔牙手术前准备。
拔智齿的当天,不能空腹。拔智齿的时间,建议选择上午。如果拔牙患者身体健康,要拔除简单的智齿,那么上午和下午都没问题。如果患者的全身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情况,或者要拔除的智齿是复杂智齿,需要切开进一步处理的,我们建议最好选择上午。一旦术后出现拔牙创出血等并发症,方便到门诊及时处理。
在拔掉智齿后,创口上的纱布或棉球,咬住约半小时后取出;过2小时方能饮水和进食。建议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过烫及坚硬食物,进食时尽量避免拔牙侧咀嚼;24小时内不要刷牙及漱口,24小时后可以进行适当力度的漱口,刷牙要尽量避开手术区域;48小时内唾液中含有少量血丝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惊慌,正常吞咽即可;避免吮吸动作破坏伤口血凝块导致出血。
如果口腔内有大量新鲜血液流出,请及时就医;1至2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如果有缝线,7至10天拆线。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二科 刘红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