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1 发布:管理员 阅读:
随着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皮肤问题也进入了“多事之秋”。与此同时,人体新陈代谢逐渐减慢,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表面的水分和油分也跟着减少,使皮肤变得干燥,出现皲裂、脱屑、瘙痒、皱纹加重等情况。此时,由于气温变化较快,易导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细菌、真菌或者病毒,引发皮肤病。我们应警惕哪些皮肤病,预防它们“秋后算账”呢?
过敏性皮炎
发病以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为秋季突然发生,皮疹多局限于颜面、颈部,表现为轻度红斑、水肿,略隆起或伴有少数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有的表现为眼周或颈部红斑,水肿不明显;有的还可为湿疹样改变,轻度苔藓化皮疹,时有糠皮样鳞屑。常伴有瘙痒,每年反复发生,可自行消退。
在做好规范就医的同时,还要避免过度清洁皮肤或外用剥脱性的化妆品。皮肤都有天然屏障功能,如果经常过度清洁皮肤,容易破坏这种屏障,导致过敏。选择护肤品时,尽量避免频繁更换护肤产品。在生活习惯上,不要过多喝酒、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尽可能保证好睡眠,睡眠不充分,皮肤容易干燥,进而诱发皮肤病发生。
皮肤瘙痒症
进入秋季天气转凉后,人体皮脂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容易干燥,引起瘙痒。老年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更干燥,因此这种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患有这种瘙痒症的人群,在预防方面,首先要注意“忌口”,忌饮酒,尽量不要食用鱼、虾、蟹、酒、辣椒等物,多吃蔬菜水果。其次,尽量少接触含有化学成分的物品,内衣要柔软宽松,宜穿棉制品或丝织品,不宜穿毛制品。另外,皮肤瘙痒时,切忌抓挠或用开水烫,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搽护制剂。
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的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湿疹形态也多种多样,初期为急性,为红斑、丘疹、水疱等。治疗不及时可以转成亚急性或慢性,皮肤变厚,形成苔藓化。激烈搔抓,继发多种形态改变。湿疹可分布在体表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手、足、四肢远端暴露部位及阴部、肛门等处,多对称分布。
日常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低盐少油的食物为主;适当洗浴,洗淋浴为佳,不要用热水烫洗或过度清洗皮损处,以免加重病情;要尽量穿柔软、宽松的棉质或其他天然纤维制成的衣服。同时,注意控制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过于闷热或干燥环境都可导致湿疹病情的反复。
荨麻疹
好发于幼儿及儿童,多由昆虫叮咬导致,或与秋天气候多变、温差大及食用鱼虾等易过敏食物有关。所发生的皮疹多发于四肢及躯干伸侧,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的椭圆形红色风团样丘疹或丘疱疹,顶端常有小水疱,患者常因瘙痒较剧烈而反复搔抓继发感染。皮疹1至2周消退,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
预防方面主要是积极寻找病因并去除病因,做好相关防护。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秋季常见的皮肤病,民间称为“蛇串疮”“蜘蛛疮”。成人易被该病毒感染而潜伏于神经节内,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引起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生炎症,导致神经痛,并引起相应区域皮肤出现红斑和簇集性水疱。
该病初期有时会先出现疼痛,容易被误诊为心绞痛、溃疡病、胆道痛或肾绞痛,但疼痛四五天甚至更长时间后会出现皮疹。不少患者对此不了解,以为是脏器出了问题或是皮肤过敏,就看消化内科或自行服用过敏药、擦止痒软膏,很多患者会等到皮肤出现皮疹后才到皮肤科就诊,因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期,留下了顽固性神经痛。
换季时要注意保暖,因为感冒发烧时人体抵抗力较低,易导致病毒发作。同时,要注意合理休息,少饮酒,不可过度疲劳,在饮食上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水分。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银屑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比较轻的有寻常型,严重的有脓疱型、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根据病情的发展,银屑病又分为进行期、静止期和退行期三期。
诱发银屑病的因素很多,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季节变化,该病往往冬天加重夏天减轻。天气转凉,病情常常会逐渐加重。同时,由于发病机理目前并不清楚,该病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所以秋冬季必须做好预防工作,以免银屑病症状加重或复发。
秋季如何保养皮肤
定期清洁皮肤。夏秋之交,天气忽冷忽热,逐渐干燥。在这种情况下,要定期做好皮肤清洁、防治细菌感染等。
做好补水保湿。水分是我们皮肤重要的营养物,很多皮肤问题都是由于皮肤缺水、水分过度流失造成的。所以,在夏、秋换季的时候,皮肤补水保湿尤为重要。皮肤水分充足,很多皮肤问题都可以得到缓解。
修护防晒不能少。在秋季除了要做好肌肤清洁补水保湿外,还要做好肌肤屏障修护工作。另外,秋季紫外线依旧强烈,特别是11时至15时,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容易造成皮肤的灼伤、老化。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刘杰
转自《衡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