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21 发布:管理员 阅读:
——衡水二院援市三院医务人员回到原岗
随着时钟指针悄然指向零点,陈庚在逐个看了一圈儿急诊观察室里的患者后又来到了急诊大厅接诊就诊的患者。尽管已至深夜但衡水二院急诊科的医务人员依然忙碌……
在经过20多天的支援和14天的自我隔离之后,衡水二院援衡水三院的陈庚、王新瑞近日回到衡水二院重新开始工作。在一线,他们完成了集中收治疑似、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业绩,圆满完成了阶段性艰巨任务。
“不来支援前线,我会后悔一辈子”
从衡水二院到衡水三院,改变的是工作环境,不变的是医者救死扶伤的初心。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陈庚作为急诊科的一名医生,得知本院开始选派医护人员支援前线后,第一时间毅然报名“参战”。从医多年,陈庚经历了太多次舍生忘死、千钧一发的瞬间,但这次疫情依然带给他深深的触动。奔忙在急诊一线,他不忘时时关注疫情,看到同行们逆行的背影,他的心如波涛般汹涌,“我觉得我应该在那里,我应该是其中的一员,救死扶伤是自己的职责。如果不来支援前线,我会后悔一辈子。”
在衡水三院,上发热门诊、参加医院疫情防控部署会、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定时查看留观患者……组成了陈庚每天的战“疫”生活。尽管任务重、压力大,但是他没有退缩。
到衡水三院开展工作没多久,陈庚跟随救护车去阜城接诊了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当时在救护车里,看着眼前这个年龄不大的患者,陈庚难免有些紧张和担心,嗓子眼里直发干。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对工作的熟练,陈庚心态越来越坦然,“新冠病毒没啥好怕的,疫情面前必须有人冲在前面,这也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只要在工作过程中多加防护、小心就好。”
即使晚上回到驻地,工作仍在继续。因为陈庚要通过工作群了解每位患者情况、指导救治。遇到紧急情况,还要随时“冲”回患者病床前进行救治。
与家人分别30多天后,陈庚回到家中第一顿饭是热气腾腾的饺子。他回忆说,“虽然在前线也曾经吃过饺子,但是味道不同。疫情渐消散、家人都平安,家里的饺子吃得会更香、更踏实……”
“让青春在抗疫一线得到磨练”
头发微卷,声音温暖,口罩上方露出的眼神坚定而柔和,这就是衡水二院护士王新瑞。从接到通知到前往衡水三院,只有不到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对初心的恪守、使命的担当,行胜于言使她义无反顾。丈夫在武邑下乡扶贫,极力支持使她倍感温暖。公公婆婆得知她要去抗疫最前线,也嘱咐她“注意安全,踏实做事,全家人是你坚强的后盾!”收拾好自己的个人物品,将不满2岁女儿的生活、一切用品交代给家人,王新瑞毅然逆行,踏上了第一线。
解燃眉之急,点希望之灯。王新瑞和护士姐妹们负责把口服药发放到患者手里,把饭菜送到床边……此外,她们还需要进入病房开展护理、抽血、收垃圾等工作,每天穿戴防护服至少5个小时以上,口罩、护目镜戴久了摘掉以后都会留下深深的印痕。只要遇到哪个病房人手不足,她就立马冲去帮忙,每天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让她甚少与家人联系。
“在这次疫情战斗中,支撑我们的是‘大医厚德 博爱创新’的二院精神。这句话,早已刻进了所有二院人的骨子里,融进了血液里。”王新瑞说,此次支援市三院的医务人员来自不同医院、不同科室、不同岗位,但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扬团结协作意识,发挥合作共事能力,让阶段性成果以完美的状态收官。
在衡水三院,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让王新瑞感悟颇深,由此她再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她说“想要入党的迫切和坚定,源自那些天我在抗疫一线的经历,我想让我的青春在一线得到磨练。”
“坚守初心,继续为美丽衡水做贡献”
沁香的鲜花、温暖的掌声、热情的问候……市领导到陈庚、王新瑞等人的驻地慰问,对陈庚、王新瑞等人在全市抗击疫情工作中挺身而出、逆向而行,为守护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的努力和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他们回到各自岗位上后继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努力在大战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衡水二院的陈庚和王新瑞不惧危险,毫无怨言,时刻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不负韶华,让青春在抗疫一线闪光!这些经历必将成为他们最大的人生财富。他们在抗疫前线展现出的高涨的工作激情、优良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也得到了领导和患者的高度赞扬。回到原工作岗位,两人更加忘我地投身到疫情阻击战和保障患者正常就医中,奉献他们最大的能量。他们表示,如果有需要,仍会背起行囊义无反顾地再次冲向前线!
无论是支援兄弟医院,还是支援武汉,衡水二院迅速拉出了一支支敢于出征、能打胜仗的团队,在疫情大考中彰显出了责任和担当。目前,在湖北的8名队员仍在一线奋勇抗疫。“你们远在他乡,我们身在衡水。我们会坚守初心、恪尽职守,为美丽衡水做贡献。”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陈庚和王新瑞寄语仍在湖北抗疫的战友们,“我们要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衡水、湖北、全国必将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2020年3月转自《衡水日报》